亮剑:开局丁炸桥,自酿地瓜烧

第286章 冬夜温香,不上白不上(1 / 2)

东北地冬季漫长,关东军也好,远东军也罢,都减少了摩擦。

绥热察军区进入一年一度大休整,军械更新的动作不慢。

武城、大同两座军工厂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后,在产能的提升上进步飞快。寻常的步枪机枪均有生产。

炮弹、子弹的生产线完备,且有大量的人手参与。

别小看后方,妇女、老人、孩童都被动员起来,靠着人力提升产能。

几个妇女加老人,就能制造手榴弹。

最艰苦的时期,大家地干劲儿却依旧十足,不怕苦不怕累。

正因为小鬼子的侵略,让我们的民族意识觉醒,能够同仇敌忾,共抗小鬼子。

若是全民一心,任何人休想站在头顶上作威作福。

军工建设方面也有提升,

大同的拖拉机厂、武城的战车工厂都率先实现了一件事情,可以打造军工常用设备。

加强了军工厂的生产能力,利用机械母床,实现生产必须的设备跟工具,生产出高精度的机床。

有了高精度机床后,就可以生产各种零件,进一步加强工业生产能力。

从零到一的建设完成后,扩展就纯粹是规划问题了。

培养工人,建设新的厂房跟生产线。

大同地区有个好处,煤矿铁矿它都有,提炼的成本高一些,耗费的人力高一些。

很多人不要工资,给一口饭吃,跟老黄牛一样干,为了革命,为了战争,为了胜利。

这才是丁伟隐藏的财富,有军工生产能力,才能摆脱外面的封锁跟限制。能够自造枪炮,才能挺直腰杆做人。

手枪、步枪、冲锋枪、轻重机枪的性能并不是世界一流,比不上小鬼子的枪械质量。

但只要能自产自造,就能源源不断的供应部队。

生产的武器装备,优于以前的老套筒,质量上来后,也只是比日械差一点罢了。

像大同造轻机枪,按照捷克式的图纸制作,性能优于鬼子的歪把子。

两者相差的,不过是工业化能力罢了。

这些技术并不是多么难的东西,走出了第一步,一切都不是问题。

后方多个军工厂,产能都在提升,炮弹跟子弹的输出能力提升3-5倍。

其一是丁伟绥热察军区解放的地盘够多,整个华北地区的形势也一片大好。

掌握的人口资源增加了,军工厂可以扩建,增加人手等等。

其二是小鬼子的封锁漏洞百出,很多伪军汉奸为了发财,从封锁区内运输违禁品,大量的输送到后方卖钱。

像一些电子管、精密仪器等等,以前想买都买不到,现在可以去黑市上碰运气。

良性循环,八路的军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后,可以武装更多部队,提供更多弹药储备。

进一步消灭日伪军兵力,解放县城,解放地方。

进一步获得人口支持,获得更多的抗战物资。

豫湘桂战役持续到了12月份,华北、东北这边休养生息,扩充根据地,策反伪军,攻打炮楼。

解放的地区越来越多,鬼子只能守在城内,成为一个个孤立的点。

点与点之间,难以形成贯通。

交通线完全阻断,被游击队拦腰切断。

八路发展壮大,兵力增长迅速,从四五十万人迅速的突破到八九十万人。

按照这个速度,到明年这个时候,保守估计得有上百万持枪武装。